张广军家住西平县蔡寨乡肖洼村武庄10组,2014年经村民代表评议,县、乡两级审核被确定为本村贫困户。他的父母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长期吃药,这令张广军不堪重负。因为贫困,张广军的老婆在孩子两岁时与其离婚,至今没有与孩子有任何联系,他也劳累过度落下了滑膜炎,腰肌老损等病根,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不能外出打工。婚姻的打击、生活的不幸、家庭的变故让张广军对生活一度失去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整日死气沉沉,没有了一点上进心。
当时县、乡、村领导开始走访排查贫困户,与贫困户拉家常、结对子,了解贫困户的思想,摸清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计划。县委办公室孟丽主任听说张广军的家庭情况后主动要求帮扶,与其拉家长、聊人生、讲政策,鼓励他战胜暂时的困难,树立生活信心,利用党的好政策,勤劳致富,甩掉贫困的帽子。孟主任给他的母亲配的助听器、冬天送的棉大衣、春节送的米面油,都让张广军感受到了一个扶贫干部的真心实意。
县、乡、村领导的帮扶让张广军感动颇深,思想开始转变,他说:“领导跟我们非亲非故的,这样看得起我,我不能看不起自己,不能自暴自弃。”心中有了想法,脸上有了笑容,手脚开始勤快,张广军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不再“等靠要”,开始干起了收费品的旧业,每天出去走街串巷,虽然挣钱不多,但多少有点收入。县、乡、村领导看到他的转变也非常高兴,经常叮嘱他有什么困难和想法要及时沟通解决。他多方筹集资金扩大废品收购规模,并开始积极种植经济作物和肉兔养殖,再加上国家的免交新农合、代缴养老保险,医疗救助、良种补贴、到户增收、企业分红等各项好政策,张广军家庭收入明显增加,达到了脱贫条件。
脱贫后,县、乡、村各级领导对张广军的帮扶力度不减,并协调了4万元助农贷款帮助他用于扩大养殖规模。经过精心喂养,今年张广军的肉兔存栏达到800只,定点供应县城大小饭店。
张广军说:“通过党和政府扶贫干部的帮扶,我的肉兔养殖搞的红红火火,卖了一批又一批,收入很满意。新的另一半在家干起了加工布花的生意,也增加了家庭收入,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种植、养殖、加工”这三把金钥匙,打开了张广军脱贫致富的大门,让他真正实现了稳定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