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河南将布局规划建设森林资源 10年后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30%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3-27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虽然我省目前的森林资源面积达到了6042.06万亩,但无论是森林面积还是覆盖率,均排在了全国20位及以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10月14日,在河南生态建设规划评审会上,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参加审阅、质询和讨论的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仑,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唐守正等。《规划》提出,我省将按照“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空间布局规划建设森林资源。到2027年,我省的森林面积要达到75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

【目标】 10年后我省森林面积要达到7515万亩

到2016年,全省森林资源面积达到6042.06万亩,森林覆盖率到了24.12%,湿地面积也有941.92万亩,11个省辖市都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但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的森林资源还有差距。

《规划》指出,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我省森林面积在全国仅列第22位,森林覆盖率在全国排名第20位,人均森林面积更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且,森林资源分布不均,60%以上林业用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都分布在了伏牛山区。

全省还有1086.74万亩无林地亟待造林绿化,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伏牛山的石质低山丘陵区,南阳山区尚有111.97万亩石漠化土地需要综合治理。

此次提交评审会的《规划》,是推进森林河南生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全省各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基准年为2016年,前期为2018-2022年,后期为2023-2027年。到2022年,我省森林面积要达到67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5%。到2027年,我省的森林面积要达到75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森林每生产1吨干物质,可吸收1.6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1.2吨的氧气。”与会专家说,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量,大约可吸收350千克的二氧化碳。森林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因库,60%以上的物种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规划】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式布局

按照《规划》,我省的森林资源会越来越丰富。但未来究竟如何规划呢?记者了解到,我省将协同推进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流域生态、农田生态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着力构建“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的总体布局。

“一核”

“一核”为郑州大都市生态区包括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5个省辖市的31个县(市、区)以及巩义市。未来的功能定位是拓展生态空间,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未来这“一核”将建设成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大都市区,同时还将保障郑州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物流通道枢纽的生态安全。

“一区”

“一区”为平原生态涵养区。包括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5个省辖市的60个县(市、区)以及兰考、滑县、长垣、邓州、永城、鹿邑、新蔡7个省直管县。

该区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也是我省的风沙区,区域内的森林面积为930.44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8.89%。未来的功能定位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生态服务能力,增强林产业供给能力。未来该区域将与省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构建平原生态绿网。

“三屏”

“三屏”为太行山地生态屏障、伏牛山地生态屏障、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屏障。这三个区域也是我省林业资源分布的主要地区。

太行山地生态屏障涉及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5个省辖市的13个县(市、区)。未来这一区域内,我省将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探索建立金钱豹、猕猴国家公园,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旅游休闲康养基地。

伏牛山地生态屏障涉及洛阳、平顶山、许昌、三门峡、南阳5个省辖市的34个县(市、区)及汝州市。未来该区域将探索建立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带国家公园。

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屏障涉及南阳、信阳、驻马店3个省辖市的10个县(市、区)及固始县。未来该区域将探索建立朱鹮、白冠长尾雉国家公园。

“四带”

“四带”分别是沿黄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沿线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保育带、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带。

“多廊道”

“多廊道”则是以主要交通道路及河流为骨架的生态廊道。未来,我省将以京广、徐兰、郑太、郑济、郑万、郑合等“米”字形高铁,京广、陇海等铁路,京珠、连霍、大广、二广、沪宁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及专用道路等公路,以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等主要河流的一、二级支流等为骨架,在道路、河流两侧营造防护林带,形成连通全省的生态廊道网络。(记者 刘瑞朝 见习记者 彭飞)

 
西平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01167号     政府办联系电话:0396-6222812   网站标识码:4117210001
豫公安网备案41172102000126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396-6229869     邮编:463900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2/30 15: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