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人和乡某村村民陈某甲向人和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陈某乙不得阻止其建房。人和乡调委会调解员接到调解申请后,对该纠纷概况进行初步了解:2022年11月初,陈某甲对旧房进行翻建,陈某乙以其建新房位置不当不正影响自己以后在旁边建房为由阻止陈某甲施工。调解员在全面梳理案情后,认为此案案情不太复杂,长期矛盾影响建房不利于申请人居住生活,也不利于兄弟和睦,11月12日,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坐到一起,分析利弊,辨法析理。
调解员首先向双方当事人宣讲相关法律政策,但陈某甲态度强硬,调解员从争议的宅基地位置入手,根据现行宅基地面积标准,确定了其宅基地的面积,耐心劝导他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如果只顾自身盖房方便,位置不当不正,侵占了挨边那处再划一处的宅基地,置兄弟情义于不顾,这样既不符合法律规定又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通过调解员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陈某甲做出让步,按照乡调委会和村委会实地丈量规划的位置,规范建房,留出一处宅子供以后陈某乙建房,双方和解。双方对此结果都表示非常满意,并握手言和。
【案例点评】
该案件为宅基地纠纷,在农村为多发事件。农村宅基地规划大多不规范,很多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上建房时都是考虑自身利益,让自己出行方便,较少为邻里和集体着想,导致纠纷。在该纠纷的调解过程中,调解员理解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心情迫切,但不愿申请质检和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心态。调解员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始终站在第三方的立场,向双方了解沟通具体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分析,找出争议焦点。以案说法,晓之以理,积极引导纠纷双方认知法律、搁置争议,从切实有效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出发,不断深入耐心细致地说法讲理,综合平衡考虑双方的合法权益,并以“换位思考法”开展调解工作,让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由于调解思路明确,调解方法得当,逐步缩小了矛盾双方的意见分歧,最终打开了双方心结,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满意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