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嫘祖镇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致力惠及群众,着力推进全域治理、全域提升,在全县人居环境观摩中多次位居先进位次,并在全市人居环境暗访点评会上作交流发言。
一、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发力,实现“要我美”到“我要美”。
一是发挥党建引领力。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把创建“生态宜居星”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摒弃“人少、钱少、事难办”观念,实行党政领导分区包片、党员干部亮诺践诺、街长路长齐抓共管,全年创建“生态宜居星”党支部11个,实现“党建红”与“环境美”有机融合。二是发挥政策支撑力。2022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192万元,硬化道路3200米,整治坑塘8个,修建游园6个,全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持续抓好“厕所革命”,确保高质量打赢问题厕所歼灭战,2022年新增改厕300户,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年整改问题户厕202户。三是发挥群众内生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激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年评选“五美庭院”100个、“最美保洁员”20 名,形成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种植花草、由点扩面,实现“路边美”到“村庄美”。
一是各具特色种好花。以打造“花乡嫘祖”为目标,秉承“一村 一花一果一特色,一街一塘一园一道景”理念,逐道路试种,逐村庄推广,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种植不同种类花草,避免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以樱花为主,以多花组合为辅,全镇种植各类樱花8万余株,种植虞美人、百日菊、格桑花、兰草等时令花草10余种,打造出一村一特色、一路一道景的田园风光。二是精心呵护养好花。邀请鄢陵等地专业技术人员,对村干部、公益岗等开展花卉栽培技术培训,提高花卉种植技能。根据天气情况和花草长势,组织党员群众和公益岗浇水、施肥、除草、防病治虫,确保各类花草长势旺、花开美。每年秋季组织各村收集花草种子,冬春季节利用围村林开展花木育苗,以备来年种植需要,实现花草种植“零成本”。三是以节兴游赏好花。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花乡嫘祖 樱约尔来”赏樱文化节,开展文艺汇演、美食品鉴、亲子互动、拍照打卡等活动,赏花踏春游客络绎不绝。积极融入全县“文旅振兴”战略,打造文明探源、农牧观光、诗意田园等旅游线路,构建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的乡村文旅格局,不断提升“花乡嫘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三、坚持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实现“颜值美”到“内在美”。
一是强化综合整治。以群众为主体、以行政村为单元,紧盯公路两侧、河道沟渠、房前屋后等卫生盲区死角,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屋内屋外、院内院外、村内村外同步整洁,2022 年评选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6个,“四美乡村”2个。二是留住乡愁乡韵。以修旧如旧的“绣花”功夫,着力保留原始风味、传承传统文化、彰显历史价值。集中精力对董桥村进行提升打造,修建皂角树广场、董桥乡村记忆博物馆和董桥水楼,通过一系列发掘和开发,进一步丰富嫘祖文化内涵,彰显嫘祖文化独特魅力。三是倡树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正能量 文明西平新风尚”主题活动开展成效,组织各村开展“我们的节日·晒出最美全家福”活动,举办第一届嫘祖镇“移风易俗我先行 不要彩礼要幸福”集体婚礼,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风尚,以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明力量。
四、坚持常态长效、健全机制,实现“一时美”到“长久美”。
一是健全运维管护机制。依托西平县金诚保洁服务公司,整合全镇卫生保洁员、河道保洁员、生态护林员、道路养护员430人,建立生活垃圾转运、道路日常维护、花草绿化养护、河道治理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运行。二是健全资金筹措机制。通过“政府拨付+村委自筹+群众捐献+乡贤赞助”的方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大力推进“西酒振兴”工程,增加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保障人居环境整治资金需求。三是健全观摩评比机制。建立周督导、月通报、季观摩制度,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镇“人居环境+重点工作”观摩评比活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村委通报表扬并给予5000元资金奖励,排序后三名的村委在点评会上作表态发言,通过奖优罚劣,推动工作平衡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