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董桥村位于西平县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西出北路贯穿其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董桥村位于嫘祖镇最东侧,东于师灵接壤,西、北、南分别与吕店村、洼郭村、烟墩村相邻。全行政村区域面积约163公顷。
名称来历:相传嫘祖诞生至今五千多年间,特别是解放前,从栗楼村西南庙至嫘祖庙,经董桥的西草河,往西南走杨桥到观音寺,最后到舞钢市。商贾云集、贸易来往,这一带经济繁荣,人流密集,及昔日繁华宝地。
西草河河水汩汩,商人往来不绝,一姓董人仕自发组织人员用石滚做基,青石条为桥面,修建了西草河唯一桥梁,后人为纪念其功勋.,乃命名曰“董桥”。
基本概况:全村总人口781户3100人,其中少数民族5人,其余皆为汉族。下辖董桥、孙庄、过庄、大路张、栗楼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其中栗楼256户1053人、大路张137户589人、过庄118户452人、孙庄132户499人、董桥138户507人。
历史沿袭:
董桥村清末民初属洪村保下里。
民国二十年(1931)分属第六区临溪乡(董桥、过庄、孙庄),全民乡(栗楼、大路张)
民国三十年(1941)属洪溪乡
1948年10月属合水区(六区)
1951年9月属吕店区(八区)
1956年4月属吕店中心乡
1957年3月属吕店乡
1958年7月设立董桥生产大队,属上游人民公社,同年11月属吕店人民公社。1960年由原栗楼大队和董桥大队合并成立董桥大队,辖栗楼、大路张、过庄、孙庄、董桥五个自然村
1983年改称董桥村民委员会,属吕店乡
2016年1月撤吕店乡建嫘祖镇,属嫘祖镇至今
组织机构沿袭
历任党支部书记:
张秀根 张秀营 焦国明 孙国和
赵金平 李长青 栗广业 焦永超
历任村委会主任:
焦金宝 孙国和 栗春平 赵金平 栗广业
特色经济:村东北部为师灵岗(洪岗)。西草河在村西、村南绕境而过。土质黄胶土。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芝麻、油菜、等。经济来源以种植、务工、经商为主。
传说故事:嫘祖是黄帝的元妃,董桥村是嫘祖故里。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嫘祖的母族是西陵氏,所以嫘祖被称为西陵氏之女,也被称为西陵氏。嫘祖是黄帝的元妃或称正妃。
嫘祖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与黄帝齐名的伟大女性.她发明了植桑养蚕、缫丝制衣.使中国人从此脱去了树叶兽皮而进入穿衣尚美时代,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
嫘祖死于道即道国(今确山县城北)。嫘祖文化实际是女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处于我国仰韵文化中后期,在诸多仰韶文化遗址中,以西平县董桥仰韶文化遗址为最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潕水》中记载的西陵亭(西平县西部的师陵岗)位置“吕墟”,南北约600米,东西约800米,核心面积为4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红陶纺轮等。生产用具多为鼎、罐、盆、碗等,考古学家证实嫘祖在西陵园“始教民养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古今人物:
栗廉芳(1884-1933),栗楼人,早期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栗廉芳扶辑流亡、规划井然,1930年任河南省代理民政厅厅长。1933年因车祸早逝,时任河南省主席刘峙致悼词,并镌刻成碑文。
张 涛,大路张人著名学者。驻马店黄淮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参加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是《中国著名乡镇研究》编委。
一组 栗玉堂 原西平县商业局局长
二组 栗保兴 原贵州省贵阳市检察院政保处处长
三组:栗王侠 中国人民解致军重庆通信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副军职待遇、大校军衔。
三组 栗贯中 驻马店市纪委十四室调查室主任
五组 张彦庆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五组 宋玉良 原驻马店市技术监督局局长
八组 李培领 二级巡视员、河有财政厅国库处处长
十二组 宋乃仓 西平县老干部局副局长
文明新风:
好媳妇:
黄俊香 杨会
好婆婆:
龚俊荣 徐美荣
好妯娌:
罗霞 杨翠环
五好家庭:
王瑜兰 宋新伟 张卫亭 焦景亮
村训: 和为贵,孝为先。
人为善、邻为友。
诚为贵、德为美。
荣誉称号:省级传统村落市级文明村、西平县优秀基层党组织